【黄渤海新区公众号】半年四获大奖,创为科技为何能在“储能”行业脱颖而出?
近年来,国内储能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众多企业入场布局,其竞争可谓激烈。想要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显然并非易事。而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有一家名为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为科技”)的企业,半年之内却连续斩获四项“储能”大奖,展现出在行业中的突出地位。那么,该公司到底有何发展诀窍?一起来了解下。
日前,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INES2024)在深圳召开。在这场行业重量级会议上,“2024中国新型储能最具投资价值奖”名单揭晓,创为科技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类似的场面,对于创为科技来说,已经并不新鲜。近年来,该公司频频出现行业重量级会议的领奖台上。
仅最近半年时间,创为科技就先后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CIES)、第六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2024(第四届)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上,分别获得“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中国新型储能百大品牌”“2024储能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算上7月份的最新奖项,该公司半年之内已经四获行业大奖。
而除了频频获奖之外,创为科技的高管也多次受邀在相应会议上做演讲。比如今年6月在济南举办的2024(第四届)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期间,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明明就做了《储能系统安全防护新技术研究》的主题报告。
通过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创为科技如今在国内储能行业内已经具有较为突出的成绩。
公开资料显示,创为科技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3255.98万元。单纯就规模而言,该公司并无明显优势。那么,它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储能行业中取得突出地位呢?
“关键在于坚持‘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储能行业涉及的领域众多,中小企业要想快速脱颖而出,就应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应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细分赛道精益求精。”该公司负责人认为。
据了解,创为科技选择的细分赛道为新能源安全防护领域,专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船舶、5G基站等安全防控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新兴能源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各种新能源领域。比如储能电站,作为解决电力调峰、保障供电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网系统。然而,储能电站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因此,新能源安全这一赛道同样大有可为。”创为科技负责人说。
为了在安全防护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创为科技强化自主创新,先后取得储能专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CCS“蓄电池包火灾防控装置”型式认可证书等一系列技术成果。2023年,公司也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今年6月,公司又被省发改委评为“高可靠储能安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创为科技的市场开拓也不断取得进展。在新型电化学储能安全防控领域,该公司的智慧储能消防系统已经累计配套量约40GWh,合作客户包括众多业内巨头,这也大大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地位。
创为科技坚持“专精特新”发展的积极效果,不仅体现在行业地位提升上,同样直观反映在公司的业绩表中。
根据公开数据,2022、2023连续两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倍增。其中,2022年同比增长102.72%,2023年同比增长102.23%。
而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达940GWh,同比增长超过25%,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为185GWh。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当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很显然,随着国内储能行业的持续扩容,主营储能安全防护的创为科技未来有望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黄渤海新区对于新型储能产业的政策引导,对于创为科技的持续发展也是一大利好消息。据了解,黄渤海新区已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作为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全区已集聚新型储能产业重点企业30余家,形成组团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积极响应全区的统筹部署,持续深耕储能安全防护领域,力争为全区新型储能产业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创为科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