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美术丨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
(漳州木版年画)
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消灾、祈求吉祥、历史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漳州年画中以门画居多,门画又分粗、幼神及文、武神等种类。粗神指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印制的门画;幼神指直接以本色纸印制,而人物背景上自行调色套印淡红色的年画;文神指画面人物没有骑马或插旗的年画;武神年画与文神相反,画面上人物一般要骑马或插旗。
(漳州木版年画——门神神荼)
漳州木版年画先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墨线版),而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为全国所独有。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画面效果十分明朗。版材多选梨木,也采用相思木、红柯木、石榴木等,纸张全部采用闽西纸,如龙岩的福书纸,长汀、上杭、古田的玉叩纸,清流的锡皮纸等。漳州木版年画作坊有“红房”和“黑房”之分,“黑房”专指印制文字书籍的作坊,“红房”则专指印制年画的作坊。作坊老板一般兼任画稿和刻版工作,或二者居一,也用雇工干杂活。清末的颜氏作坊在兼并小作坊的过程中聚集了一大批前代旧版和同代新版,各种版本比较齐全。1957年,颜氏后代颜镜明将作坊和店产全部捐给政府,自己改业行医。
(省级木板年画非遗传承人颜朝俊在工作室里手捧着刚刚完成的作品。)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传统意识逐渐消除,民间民俗活动因之而发生变化,依托于地方民俗的漳州木板年画观赏性增强,而趋吉避邪的实用性减弱,由此造成年画市场的萧条。随着原来民间年画市场的萎缩,从事漳州木板年画生产的人员大大减少。若不尽快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抢救、保护,漳州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难免要走向消亡。
漳州木版年画
项目序号:303 |
项目编号:Ⅶ-4 |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福建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
保护单位:漳州市艺术馆 |
文字参考来源:https://www.ihchina.cn/#page2
图片来源:1、中国美网——非遗中国:漳州木板年画
2、搜狐——漳州市图书馆《【漳郡文萃】第11期丨艺苑奇葩——漳州木版年画》
3、新福建——《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州木版年画求新求变——第七代省级非遗传承人颜朝俊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