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烟台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秋风送爽,正是施工“黄金期”。穿行在烟台开发区各类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焊花闪烁的建设场景热火朝天。
近期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发区始终把推动项目快建设、快达产、快见效,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强化调度、服务和要素支撑,确保建设热度不减,发展速度加快,民生温度提升。目前,全区已开复工的101个重点产业项目、18个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全部按计划迅速推进。
速度·产业项目建设“智”争朝夕
8月17日,记者在艾迪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钢结构厂房主体施工。“这些‘建筑零件’都是在生产厂家制造完成,现场工人只需将它们拼接起来即可。”项目经理孙刚说,因为采用新型建设模式,进场施工人数压缩了近2/3,单体项目完工时间由一年半缩短为5个月。
艾迪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主要从事工业用多轴机器人、高端液压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利税29.2亿元,带动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项目早一天完工投产,就意味着早一天见到效益。“自今年3月启动建设,一期、二期、三期主体均已完工。一期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二三期正在进行内外墙施工。”孙刚介绍。
灌注桩后注浆、BIM管理信息、水泥压力板外墙……在九目化学项目施工现场,不少机械化设备和“绿色”建材也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施工进度。材料搭建用的是曲臂车,混凝土搅拌全程自动化,“尤其在疫情期间,机械化施工减少人员的聚集和接触,是保障建设效率的重要手段。”项目负责人说。
温度·民生项目推进呼应期盼
“天地广场项目建设进展怎么样了?”“突发的疫情会不会影响到黄山路的建设,希望赶紧完工。”这段时间,不少市民通过网络留言,持续关注重点民生项目进展,记者到实地进行了探访。
天地广场景观改造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所有工程都在不间断施工。其中,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铺装面层、中央水景施工、绿化苗木栽植。”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近期还增加了2组施工人员进行花岗岩面层铺贴,后期会结合具体情况,组织更多机械、材料、人力投入项目建设。
黄山路改造工程于7月26日临时开放主路通行,主路地下管线、基层以及下层沥青全部完工,当前的施工重点是两侧的管线、路缘石安装以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基础施工。据悉,整个工程进度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底全部竣工。
记者了解到,海滨路、上海大街、重庆大街等基础设施工程目前都在有条不紊推进中,这对于加快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升群众满意度,助力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力度·多重保障建设又快又好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两手都要硬。
记者来到业达城市广场项目建设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埋头苦干、各负其责,抢时间、赶进度,建设场面热气腾腾。“进场的每一名工人,都要经过人脸闸机、登记、测温、查验核酸证明、全身消毒等‘关卡’才能进入。”项目负责人介绍,工地仅留一个出入口,实行封闭管理,设置隔离区,实行订餐分餐制,每天定时喷洒消毒水消毒,织密筑牢防疫墙。
与此同时,不少项目工地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速建设进度。比如艾迪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鼓励工人加班加点作业;佰和荣筑项目则采取改变验收方式的方法以加快工程进展,由原来的完成一楼验收一楼改为主体分段验收。
“我们严格要求全区各个建设工程通过严、实、细的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工作,并分类分项实行挂图作战,定期召开协商推进会,对项目建设做到全程跟踪、全面服务、全力推进,力争各项工程按计划推进。”开发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